联系我们
作者:常州到济南物流 上传时间:2024/1/11 浏览次数:
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不仅因为智能汽车将会是未来 10 年里,最具前景的个人终端;而且也因为大模型在感知、决策、模拟训练等诸多技术环节,为自动驾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从技术回到市场,在普通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感知仍然不够。毕竟目前走在全球技术前沿的特斯拉,承诺的 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已经从 2017 年跳票到了现在。听起来,自动驾驶好像并不靠谱。
然而,当应用场景从乘用车转换到商用车,当实际场景转换到码头、港口、矿山等封闭或半开放道路时,这些年也有一些自动驾驶产品陆续为 B 端客户提供服务。
创立于上海的西井科技便是这样一家公司。过去 3 年,由这家公司完全正向研发的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 Q-Truck,已在泰国林查班港口实现了与有人驾驶卡车的常态化混行,并且安全完成了超过 40.5 万 TEU(集装箱吞吐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指 1 个 20 英尺标准集装箱或等量的装载能力)实船作业。自 2020 年以来,西井的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系统等解决方案已落地全球多地,除了泰国,还遍及英国、阿联酋、墨西哥、马来西亚、韩国等,全球化的商业版图仍处于持续扩张。
如果说一般面向 B 端的无人驾驶产品,尝试将物流生产场景中的运输环节实现智能化、无人化。那么,西井科技的目标估测是从场景源头出发,将港口、机场等封闭、半封闭环境彻底数字化后,再形成一个智能化的集控中台,配以强大的 AI 算法将场景生产全流程进行统一化的「智慧升级」。而无人驾驶,则可看作是这个「智慧生态」变革中重要的一环,但远非全部。
显然,西井科技的远望是全球市场,并非拘泥于中国本土。反复打磨一套标准化流程、可快速复制的新能源自动驾驶商用解决方案,也让西井科技愿景的逐步实践有了技术落地的底气。目前,西井科技的产品及服务已落地全球 18 个国家和地区,服务 160 余家集团客户。
西井科技总裁章嵘认为,公司目前所处的以集装箱为载体、贯穿海铁陆空、工厂等的全球「大物流」赛道的市场是「万亿级的」。而西井围绕「Ainergy」品牌战略,也就是「新智能(AI)结合新能源(Green Energy)」,将助力全球大物流领域在智能绿色进化中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价值提升。今天的西井面对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也保持着自身的智能进化迭代,我们从最初单一的场景拓展至更多元的场景,未来将更着力于不断拓展「人与智能」的新关系,从智能「接替」人走向「共生」。
面对超强体量级全球市场空间,西井科技还表示将从细微之处起步,全心投入每一个小改变,从而推动世界更大、更多积极改变的发生。在全球商业落地进程中,西井将为全球化的大物流客户提供更多元场景、全链路价值的「新能源与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同时,这也需要保持与全球不同归属地的文化政策、特殊场景化、复杂工况产生极高的耦合与适配。由此带来的切实商业效益和绿色效益,会长期地可持续赋能整个价值链的上下参与方。
但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西井科技的自动驾驶产品得以真正落地可用?
西井科技成立于 2015 年,总部设在上海长宁「硅巷」,致力于为集装箱物流行业提供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和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主攻无人驾驶商用车、系统以及整体解决方案。
一开始,他们从集装箱物流链智能识别、港口机械智能化改造、智能安防等板块切入,为港口客户提供 AI 的无人化作业系统、设备和远程智能监管等智能化服务。2016 年,西井科技 WESTWELL 无人驾驶团队正式成立,开始布局无人驾驶,仅 2 年就在大物流的港口场景实现了商业化落地。这更加坚定了西井科技对无人驾驶赛道的深耕。
2018 年,西井科技正式推出无人驾驶的「新物种」——全球首款全时无人驾驶商用车 Q-Truck 概念版,同时推出新能源无人驾驶商用解决方案 Qomolo®。2020 年,Q-Truck 车队在和记港口泰国林查班港口实现商业化落地,打造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混行作业的智慧港口项目。此后又相继在阿联酋、英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商业落地。
近 2 年更是市场动作频频。2022 年,西井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 Q-Truck,在自研的智能能源服务 PowerOnair 支持下仅需 5 分钟无人化高效换电。2023 年,西井科技与和记港口集团完成了英国菲利斯杜港的 100 辆无人驾驶集卡 Q-Truck 订单签约,打造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无人驾驶商用车队,并部署
PowerOnair 智能能源服务。
如果把自动驾驶技术和机器人进行类比(同样都需要感知、计算、决策等过程),Q-Truck 智能进化迭代就像一个机器人的创新研发、深度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全过程,从过去的「接替人」走向未来的「人机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