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作者:常州到济南物流 上传时间:2024/1/11 浏览次数:
本报青岛讯 据统计,2023年,青岛机场累计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26.08万吨,超过2019年全年货量,创青岛机场历年货运量最高纪录。
据悉,2023年,青岛机场积极承接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成功入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四型枢纽效能叠加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航空货运需求收紧的情况下,青岛机场国际货量显著上涨,2023年累计完成国际货量12.65万吨,比2019年增长42.1%,连续刷新单日货量、单月货量、单月国际货量和单季度货量等四大历史纪录,航空货运发展实现量质齐升,朝着北方地区航空物流转运中心目标迈进。
2023年以来,结合青岛半导体、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等高端产业开放发展需求,青岛机场新开至鄂州和郑州国内全货机航线,恢复、加密多条RCEP成员国家航线,拓展洛杉矶、多伦多、纽约、莫斯科和温哥华等洲际货运航点,青岛—多伦多货运航线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唯一常态化运营的中加航空货运通道,是中加电商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承载主体。
2023年,青岛机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和空陆联运转运中心顺利建成,自贸区航空物流超级货站通过综合评估,在华东地区率先实现安检前置。青岛空港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是山东省唯一的临空公用型保税仓库。通关高效便捷,已建成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提供通关查验、货物转运等一体化服务,被海关总署纳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高时效性进出口货物保障效率由行业常规的3至5小时,压缩至平均1.3小时,入境快件当日到达即可提货。
青岛机场围绕三大产品打造北方航空物流转运中心。建设北方进口生鲜转运产品体系,发挥进境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植物种苗和肉类等五类指定监管场地优势,保障加拿大龙虾和挪威三文鱼等生鲜货物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年度入境生鲜货物6100吨。建设北方特货转运产品体系,具备危险品、冷藏货物以及“超长、超大和超重”“三超”航空货物保障能力,通过机坪直提操作,实现温控精密仪器进口业务的常态化运行。启用冷危库,高效开展光刻胶等国际冷链危险品运输业务。建设北方国际货物联运产品体系,实现国际与国内、单航司与多航司、多品类货物互转,逐步构建国际国内高效互联的货运中转网络体系。
下一步,青岛机场将锚定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不断织密青岛至日韩、北美的全货机航线网络,做大做强适航类、高附加值货运市场,充分激发航空货运对稳定供应链、畅通产业链、集聚高端产业的作用,加快打造立足山东半岛,辐射上合、RCEP和“一带一路”的中国北方航空物流转运中心。